源自护肤
专为敏感肌肤而生

敏感肌肤在冬季如何处理?做到4件事,对皮肤好一点

源自护肤阅读(1690)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总是把敏感肌肤和肌肤过敏混为一谈,皮肤敏感只是皮肤的一种状态,主要说患者的皮肤非常的脆弱,容易受到刺激,此类人群的皮肤比较薄而且脆弱,当受到冷刺激时容易发红,严重敏感的话会出现过敏反应,在冬季敏感肌肤人群如何来护理呢。

敏感肌肤人群在冬季如何来护理?

1、选择合适的护肤品

对于敏感肌肤的人群来说,尽量选择含有洋甘菊以及金盏花提取物的护肤品,因为里面含有这些天然成分,能够有效的舒缓及改善皮肤。另外也可以选择化学合成原料的护肤品,具有抗氧化以及保湿的功效,同时也可以提高皮肤细胞的修复以及系统免疫功能。补充维生素b类,也就是维生素b3,能够减少皮肤表层的失水,从而修复了皮肤屏障。

2、不能使用厚重以及黏腻的产品

如果使用护肤品总是厚重以及黏腻,说明里面含有大量的大分子胶,不容易让皮肤吸收,甚至会导致敏感肌肤出现发红以及不适感。另外也有可能说明里面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而且油分高,特别不适合于敏感肌肤的人群。

3、洗脸的次数不能过多

对于敏感肌肤的人群来说,每天洗脸的次数不能过多,控制在两次即可,而且用洗面奶的时候在脸上停留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分钟,尽量少使用一些清洁面膜以及洁面仪,不然会让脸部过度清洁,从而导致敏感皮肤变得越来越严重。

4、不能高频率的去除角质

我们的皮肤主要是由皮下组织、表皮及真皮所组成的,平时所说护理的皮肤是在表皮层进行,角质层属于表皮的最外层,能够有效的保护皮下组织以及真皮。只有保持合适厚度的角质层,才能够达到保湿的功能,提高抵抗力对于敏感肌肤来说,就是因为角质层比较薄而且分泌的皮脂腺少,锁水能力非常的差,而且抵抗力和免疫力弱,这类人群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修复好角质层,不仅温和的进行补水以及保湿,同时也不能刺激到角质层。对于敏感肌肤的人群来说,千万不要总是去角质,一般15天左右去一次即可,多为皮肤补充水分。

温馨提示

敏感肌肤的人群在冬季应该多补充水分,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尽量不要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

为什么突然变成敏感肌了?原因很简单,跟这4点有关

源自护肤阅读(3006)

现如今,护肤产品也开始不停地更新换代,各种各样的美妆、护肤产品层出不穷。很多消费者为了保证自己脸部的良好状态,开始盲目地购买并试用很多热门的产品。久而久之,随着很多不同产品盲目的同时使用,导致皮肤逐渐变成了敏感肌。这其中的缘由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导致敏感肌的原因有哪些?

1、产品的过多叠用

很多人为了让脸部肌肤看起来更完美,几乎把自己认为的好产品都往脸上涂个遍。恨不得具有不同功能的精华一起用,越多越好。但是这样做对自己的皮肤更加有害。因为皮肤能吸收的护肤品是有限的,如果过量使用护肤品,未能吸收的余量就会残留在皮肤表面,加剧皮肤的负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敏感肌。

2、清洁皮肤过度

清理角质层对皮肤是有好处的,但是一定要适量。因为皮肤外有皮脂膜,是皮肤的一层屏障,可以有效防止外来细菌的入侵、减少肌肤水分的散失等。如果过度清洁,破坏了这层皮脂膜,就会导致皮肤抵抗外界细菌的能力下降,锁水能力减弱,最终会变成人们常说的敏感肌。

3、频繁的更换护肤品

如今进入信息化时代,商家为了营销自己的产品,创造出很多千奇百怪的营销广告。消费者或是不能辨别其中的真假,或是为了尝鲜,开始购买并尝试各种各样的护肤品。当人们频繁更换产品时,脸部的肌肤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脸部对于一个产品有一定的适应期,频繁的更换护肤品只会加剧肌肤的负担,变成敏感肌也是必然的趋势。

4、过度敷面膜

面膜是很多女性的必备护肤品,每个星期敷面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使用面膜的过程中,面膜为了能让肌肤更好地吸收水分,会软化表面的角质层,帮助营养成分的渗入。长期过度使用面膜,会导致角质层脆弱,抵御细菌的能力减弱,形成敏感肌。所以,敷面膜要适量,每周1到2次即可。

温馨提示

敏感肌对于很多产品都是不耐受的,所以要想自己可以尝试更多更好地产品,就要保持肌肤的健康。以上4点是大多数人导致敏感肌的原因。如果是天生的敏感肌,可以先选用一些温和的护肤品,再咨询医生慢慢调理。

知道这三点 再难搞的敏感肌也不怕大雪天

源自护肤阅读(1540)

步入冬季,急骤的温差让脆弱的肌肤难免各种问题丛生,即使不是天生敏感也很容易因气候变化而临时中招,所以是时候给肌肤加点保护了。

其实不止在温差较大的环境下,即使是偶尔经常加班、熬夜、失眠睡眠差,甚至每月都有的那几天姨妈期,我们平日看似坚强的肌肤经常喜欢小小的不稳定一下,刷刷存在感,于是经常有超宠爱自己的精致女孩大呼小叫的感叹肌肤敏感了…宝宝是敏感肌了,其实这真的没有必要!

其实,肌肤出现小状况大多和身体的疲惫有关,在这种压力下皮肤免疫力下降,肌肤水分更容易流失,皮肤本身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加上身体状态不好,自然问题就出来了。至于如何急救?

要知道,缺水的肌肤更容易敏感,所以千万不要觉得护肤就要多多益善,过于繁琐的护肤程序和丰盛的营养只会加重肌肤的负担。聪明的做法是选择一款具有舒缓成分的保湿品,加强肌肤水润感度。

尽量避免选择含有果酸或者是皂基的洁面品,卸妆油也最好用清润温和的卸妆液代替,避免给敏感的肌肤增加负担与刺激,洁面后立刻用矿物喷雾给肌肤补水。

以成分的安全性为首要原则的保湿面霜倒是可以安心的日夜都用,但因为大多保湿面霜含基础的油分较多,过量使用会对肌肤造成负担,如果想提升使用效果,则可以采取轻薄涂抹、少量多次的原则。如果还觉得不够滋润,可以在夜间将保湿面霜配合修护功效的睡眠面膜一起使用,可以为肌肤构建更加强大的保湿层对肌肤温和无刺激,让肌肤水润。

冬季敏感肌肤护理要点,再见不要“红着脸”

源自护肤阅读(2092)

冬天气候干燥,寒风凛冽,皮肤比较敏感的人容易出现红皮肤,皮肤发痒过敏等一系列问题。敏感肌肤对外界各种刺激要素抵御力差,容易在遭到普通刺激状况下就发作潮红、肿、痒以至刺痛,严重的还有红血丝扩张。冬天我们该如何保养这脆弱的敏感肌肤呢?

一、用不含酒精的爽肤水

爽肤水能够起到面部清新及润滑的作用。普通的爽肤水大多含酒精,除了会令敏感皮肤容易发红外,当酒精挥发后,还会令皮肤呈现紧绷现象,所以应选择性质温和且不含酒精、香料的爽肤水。涂时用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指腹轻弹,千万不要用力拍打,免受刺激。

二、选择微酸性洁面产品

在选择护理用品时,应选不含香料、酒精、重防腐剂的成分。洁面剂方面,不要选太浓太刺激的碱性产品,由于碱性太强,会伤害皮肤,因而应以温和而偏微酸性的洁面乳为佳。洁面时亦不应运用洁面刷、海绵或丝瓜络,以免因摩擦而形成敏感。

三、防晒品里要含氧化锌成分

普通防晒剂都会含有PABA(对氨基苯甲酸)等化学物质,但这些大多是招致敏感的,敏感皮肤者可选用含Titaniumdioxide(二氧化钛)或zincoxide(氧化锌)的产品。

四、日霜忌用刺激性强的配方

皮肤敏感者不宜选用刺激性强而浓度高的修护霜,偏微酸性且无香料或标明敏感皮肤专用的最好,只要有能锁紧肌肤水分的活性粒子成分就可以了。

五、多补充维他命C

缺乏维他命C,容易令皮肤粗糙枯干,从而引致皮肤炎、脱皮等敏感病症。在含丰厚维他命C的蔬果中,梨与奇特果是首选,多吃能够增强皮肤组织,有助对立外来敏感。

六、彩妆,用保湿粉底液

敏理性皮肤在使用粉底时,除要顾及防敏感的作用外,也应选择含高水分的粉底液,以减少因枯燥而形成的痒痛。

在专业的皮肤管理中心,通常会使用镇定补水的,中草药配方产品。芦荟,积雪草,甘草等面膜,都是应对敏感肌肤非常有用的去敏产品。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是皮肤管理一次就有改善。长期坚持,皮肤的质地就有根本上的转化。

敏感肌秋冬如何护理?正确的护理方式,轻松摆脱皮肤敏感

源自护肤阅读(2424)

话说敏感肌的女生,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热不得冷不得、风吹多了、太阳晒多了,都会轻易的使肌肤变得发红。在秋冬这种季节,敏感肌的肌肤问题更是严重,皮肤各种发痒、发干脱皮,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对于敏感肌的女生来说,皮肤能够稳稳的度过一年四季,不再泛红脱皮是唯一的心愿吧,那么今天就来好好的跟姐妹们聊聊敏感肌如何安稳的度过秋冬吧。不是敏感肌的小仙女,也可以看看哦,因为敏感肌除了天生的以外还有后天皮肤屏障受损造成的哦。

敏感肌是什么?

在了解敏感肌之前,大家首先要明确,无论你是什么肤质都有可能出现敏感肌,也就是说你有可能是油性敏感肌,也可能是干性敏感肌。其实所谓的敏感性皮肤就是一种问题性皮肤,是指皮脂膜和角质层受损的皮肤,也就是我们日常中常说的“皮肤屏障受损”。

敏感肌因为皮肤细胞受到损坏,从而使得皮肤的免疫力下降,角质层变薄导致皮肤滋润度不够,最终导致皮肤的屏障功能过于薄弱,从而不能抵御外界的刺激,这个时候皮肤泛红、发热、刺痛、瘙痒以及红疹等皮肤问题接踵而至。

前面我也提到了,敏感肌分为了天生的和后天形成的,一般来说后天形成的敏感肌都是自己作出来的,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过度的清洁、过度的去角质、频繁的敷面膜等,都是引起皮肤敏感的元凶。

敏感肌有什么特征?

敏感肌给人视觉上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脸上的红血丝非常的明显,皮肤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从而出现皮肤泛红、发热、瘙痒、刺痛等,严重的话还会出现皮肤红肿和皮疹,并伴随着肤色不均匀。

一般来说敏感肌因为角质层不全,从而会导致皮肤变薄,肌肤容易出现脱皮的现象,就算是肌肤的炎症退去也容易留下印痕或者斑点。

造成敏感肌的因素有哪些?

除了天生的敏感肌以外,后天造成敏感肌的因素还是有很多的,为了让各位小仙女更加直观的了解造敏感肌的原因,Troy贴心的为大家用一张图整理出来了,保证让你一看就懂、一看就明白。

怎么判断自己是敏感还是过敏?

我发现不少的女生分辨不出敏感肌与过敏的区别,也有不少的女生也永远将过敏误当成过敏。其实想要判断自己是过敏还是敏感肌,其实也没有那么的难。

我们在做判断的时候,只要注意两点,就能轻易的分辨敏感肌与过敏。

第一点:当皮肤受到外界刺激,出现各种皮肤问题,比如肌肤的红血丝明显,而且维持的时间较长,那么可能就是敏感肌。

第二点:一般来说皮肤过敏症状比敏感肌的症状的时间要短一些,但是症状要更严重一些。比如红斑、丘疹、水泡或者寻麻疹这样的症状,是属于皮肤过敏。

通俗点来讲,皮肤过敏是一种症状,而皮肤敏感是一种肌肤状态,敏感肌容易引起皮肤过敏,而皮肤过敏却不一定是敏感肌。

敏感肌秋冬保养的关键是什么?

敏感肌一到秋冬遇到的问题真的是太多了,温度与湿度的变化都会造成肌肤的各种问题,就连刮风这种物理攻击,都会成为敏感肌的过敏原。那么敏感肌在秋冬如何保养呢?跟着Troy一起来看看吧。

物理防护

在秋冬这种季节里,风真的很大,等再过上半个月全国各地都要开始大面积的正式进入寒冬的季节了,等到这个时候风刮起来的时候,就像刀子在脸上刮一样,对于敏感肌的小仙女来说,这哪扛得住呀,出个门脸分分钟就会变成“猴子屁股”。

针对这种物理攻击,我建议各位敏感肌的小仙女,不要去秀妆容了,出门的时候搞个围巾,将自己的脖子和脸全部保护起来吧。

注意适度清洁

对于敏感肌的小仙女来说,因为肌肤本来就很薄,所适度清洁是敏感肌的清洁重点。虽然说藏着毛孔内的污垢,是导致皮肤过敏发炎的罪魁祸首,但是过度的清洁,容易造成皮脂层被破坏,让皮肤变得更加容易过敏、发红。

还有就是大家在洁面的时候,不要因为太冷,所以就把水温调得特别的高,这样会很容刺激皮肤的哦。

选择专业补水产品

敏感肌秋冬的保养重点就是保湿补水,敏感肌在秋冬这种干燥的季节里,如果没有水分的滋养,那么肌肤就容易变得干燥脱皮甚至有发红、发烫的现象发生。

所以对于敏感肌的小仙女来说,可以选择敏感肌专用的护肤品,这样不但能保证良好的补水保湿效果,而且还起到了舒缓和镇静的作用,同时还能进一步的修复和调节改善肌肤的状态。

敏感肌肤 小心冬季被“冻干”

源自护肤阅读(2784)

每到冬季,皮肤就变得非常敏感,过年穿得再好看,一张过敏的脸总会影响形象。冬季皮肤容易过敏,多因寒冷的天气刺激、室内外温差大、气候变干等所致,且有一个共同特征,即皮肤角质层较薄,属于干性肌肤或缺水肌肤。

冬季肌肤过敏原因

1.越敏感越缺水

敏感肌肤属于失水容易存水难的皮肤类型,因此敏感肌肤肯定缺水,而缺乏水分的皮肤,抵抗力就会降低,敏感症状就会加剧,尤其在干燥的冬季敏感肌肤更易因缺水而受伤,这时必须补水以提高抵抗力。

2.皮脂膜缺失

角质层薄的皮肤表面的天然皮脂膜呈断续状分布,无法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锁水任务更是无法完成,只有通过后天增加这层皮肤的保护膜才能帮助锁水、对抗外界的恶劣环境。

3.角质层过薄

过敏肌肤的角质层格外薄,几乎起不到隔热、抵抗外界伤害的作用,因此对冷热变化、外部营养摄入等刺激反应大,所以过敏肌肤不能随便去角质,更不能用磨砂产品,只能靠养,把角质层养厚。

敏感肌肤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1.避免温度剧烈变化:环境温度的温差过大可刺激皮肤,使皮肤血管剧烈收缩或扩张,加重皮肤潮红,要尽量避免冷热剧烈变化。

2.避免机械刺激和过度清洁:脸部过敏时,通常会伴有瘙痒、肿痛等症状,这时切勿用手揉搓过敏的部位,手部经常会带有细菌,揉搓不仅会把细菌带进皮肤,更会加剧红肿等情况,使过敏恶化。过度清洁皮肤,会破坏皮肤的屏障,使皮肤失去保护,变得更加敏感。因此,敏感皮肤应使用温和的洁面、护肤产品。

3.适度控油,加强保湿:敏感性肌肤常常不能锁住水分,此类肌肤更易缺水、干燥,因而日常保养中加强保湿非常重要。很多爽肤水含有酒精,不仅容易导致皮肤发红,还可能让皮肤出现紧绷感。所以敏感肌肤尽量使用不含酒精的爽肤水,随后可涂抹美肤霜来镇定肌肤,把敏感度降到最低。除使用含保湿成分的爽肤水、护肤品外,还应定期做保湿面膜,一周做1-2次面膜即可,如果过多使用,会引来更多的肌肤问题。水乳霜及面膜只能解决表面问题,想要从根本上缓解肌肤问题,需要一瓶精华液,因为精华液含有许多活性成分,分子小,渗透力强,能够穿越层层阻碍进入真皮层起作用。

4.注意饮食,远离烟酒:注意饮食,少吃辛辣刺激、煎炸、烧烤等食物,远离容易过敏的物质,更要戒烟酒。吸烟可增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使皮肤倾向炎症状态;而酒精不仅刺激皮肤,还会扩张面部血管,加重面部潮红和红血丝。因此,敏感肌肤的人一定要控制烟酒的摄入,最好杜绝吸烟喝酒。

5.避免过度保养:皮肤的适度保养是有好处的,过度保养、营养过剩,反而会损害皮肤,甚至出现无名色斑增多、脱皮、敏感等症状。而对于敏感皮肤,保养则要讲究得多,适用是第一原则。

6.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皮肤的状态与神经、内分泌等因素相关,因此要保证规律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少熬夜,每天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这样可以增强体质,还能提高抗过敏能力。此外,还要注意保持愉快的情绪,及时调整心理,舒缓压力,这些也有益皮肤健康。

敏感肌肤的病因及其诱因,敏感肌肤的鉴别诊断:玫瑰痤疮、颜面再发性皮炎、痤疮、接触过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

源自护肤阅读(3682)

敏感皮肤是一种局部反应性增高的皮肤状态,分类上属于炎症性皮肤问题,患者特定部位皮肤对轻微的常规外界刺激敏感,对常用护肤品及清洁用品不能耐受、或在长期使用这些产品后皮肤的耐受性降低,有不同程度瘙痒、烧灼、紧绷、干燥、刺痛、肿胀等症状,严重者可以红斑、脱屑、渗液。面部好发,多见于过分护肤的中青年女性。临床表现差别很大,发展缓慢,可持续多年。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困难,易复发,导致患者容易对诊疗医生失去信心。

▷ 治疗目标:控制局部炎性反应,促进皮肤屏障功能修复,能够正常使用护肤产品、完全耐受日常敏感诱发环境因素。尽量使敏感严重程度减弱或消失,敏感范围缩小或消失。

▷ 治疗策略:抑制面部炎性反应程度,修复皮肤屏障功能。

▷ 治疗应考虑的因素:病因及诱因、年龄、病程、伴发疾病,还可结合无创性皮肤检测:VISIA、皮肤共聚焦显微镜、皮肤镜、皮肤功能检测仪等,观察毛孔堵塞程度、局部皮肤荧光反应、血管周围炎性反应、跨表皮水分丢失(TEWL)判定等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过分护肤、糖皮质激素滥用、遗传易感性是国内敏感皮肤的三大重要发病因素。另外,生活环境季节的改变、原发皮肤炎性疾病、部分医美治疗等也是很重要的发病诱因。


敏感肌肤的病因及其诱因

① 按照如今护肤品销售人员推荐的护肤习惯,可以很确定的说:敏感皮肤的发生,和过分的护肤存在直接的关系。过分护肤首先体现在护肤使用产品的复杂性,按照护肤品销售厂家的要求,从早上洗脸开始,到符合护肤品厂家建议的所有护肤品使用程序,卸妆程序、彩妆、防晒等,甚至夜间修复产品等也逐渐使用;其次,过分护肤也表现在护肤程序的复杂性,过分清洁、过分保湿、过分修复等均可以导致皮肤问题的出现。

② 护肤品行业中,某些产品制造商出于追求效果、减少过敏或者诱发敏感的因素,在所使用的产品中刻意添加糖皮质激素类成分,这一类容易导致激素依赖皮炎的表现,诱发敏感;也有些为了追求美白的效果刻意添加超量荧光反应物质,笔者观察到随着皮肤内超强度荧光反应物质的排出,面部皮肤可以出现敏感症状体征加重和逐渐减轻的过程,甚至可以出现数次改变;

③为了和原始的敏感皮肤区分,特别引入“敏感皮肤状态”的概念。“敏感皮肤状态”是指在面部炎症性疾病、爆发痤疮、激素依赖皮炎、果酸激光治疗后、面部脂肪填充后、局部玻尿酸填充后、埋线治疗后等局部皮肤相对敏感程度较高的状态,这一状态持续时间长短和之前的诱因有一定关系。原本正常皮肤或者常规病变处使用的外用药物或者治疗措施不会引起刺激反应或者诱发加重敏感,在相对较高的敏感皮肤状态下,则可能导致敏感症状加重。

④表皮屏障功能异常,与过分护肤、糖皮质激素使用、长期慢性紫外线暴露至表皮变薄,表皮黏蛋白含量减低,脂肪酸代谢障碍有关。表皮屏障功能下降,导致跨表皮水分丢失率增加,局部皮肤容易紧绷、干燥甚至脱屑。

敏感肌肤的诊断

①病史:过分清洁史(每日超过两次清洁、洗脸刷长期使用、间断深层清洁、美容院清洁、彩妆后过分卸妆);过分护肤史(按照护肤品厂家要求进行各项护理);防晒力度不够(不防晒、没有积极物理防晒、防晒霜使用次数太少、户外活动者);使用产品可疑病史(非法添加激素或者产品出现强荧光反应、不靠谱代购产品、朋友圈面膜等效果出现迅速产品);居家不恰当护理如白醋洗脸等病史。

②症状:敏感的症状主要有瘙痒、紧绷、刺痛、灼热;瘙痒为组胺或者白三烯释放有关,紧绷为局部跨表皮水分丢失率增加导致局部表皮水合程度减低导致,刺痛和灼热和神经异常敏感有关,涉及离子通道的异常激活,激肽释放,另外局部炎症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流增多加重灼热。

③体征:单纯敏感皮肤体征可能不明显,严重者可以出现脱屑;局部红斑、丘疹(痤疮样疹、部分丘疹逆光观察更明显)、脓疱。

④实验室检查:

VISIA:皮肤略干燥,细纹较明显,可以严重出现脱屑结痂;红色模式下,潮红范围较大、部分毛细血管扩张明显;紫质模式下,部分人可以见到不同程度荧光反应。

皮肤镜:根据不同敏感皮肤的诱因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大部分人表现为面颊局部皮纹皮沟消失、真皮浅层血管扩张,血管周炎性反应较明显;激素导致的可以出现局部多毛,痤疮样皮损可以表现为明显的毛孔堵塞。

皮肤功能测试仪:需要稳定的检测环境,恒定温度和湿度,可以发现TEWL增加。角质层含水量降低。

显微镜:检查毛囊虫、马拉色菌的弧形菌丝或成簇孢子、引起不典型体癣的真菌菌丝。

敏感肌肤的鉴别诊断

①玫瑰痤疮

目前大部分采用美国诊断标准。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主要症状(皮肤发红、持续性红斑、丘疹和脓疱、毛细血管扩张)和次要症症(刺痛和灼热感、斑块、皮肤干燥、水肿、眼部症状、累及面部以外的皮肤、皮肤增厚),患者出现一种或以上主要症状+一种或以上次要症状就可确诊。有学者也认为这个标准相对太过于宽松。也有学者认为敏感皮肤的面部容易潮红均为玫瑰痤疮的早期表现。

②颜面再发皮炎

部分人群会出现找不出原因的面部皮炎,表现为面部红斑伴随少许脱屑,可以反复发作,点刺或者斑贴试验、光敏试验等无法找出诱因的条件下,被诊断为颜面再发皮炎。但是和某些专家交流认为,不存在颜面再发皮炎的诊断,实际上所有的颜面再发皮炎都是激素依赖皮炎的表现。

③痤疮

痤疮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表现。青春期痤疮诊断一般比较明确,由于痤疮发生年龄可以从儿童到更年期前后,所以对于成人面部出现的痤疮样皮损,要充分考虑到是单一痤疮,或者是别的皮肤疾病导致的痤疮样疹。其中激素依赖皮炎导致的痤疮样皮疹或者玫瑰痤疮样皮疹,更容易被误诊。

④接触过敏性皮炎

一般接触过敏性皮炎皮损边界清晰,表现为接触特定物质(外用药物、化妆品等)境界清楚的红斑,局部炎性反应明显的话可以出现肿胀,严重者出现局部渗出、结痂。如果是接触空气中气溶胶类成分过敏,则范围可能弥漫,但是多局限于暴露部位为主。

⑤日光性皮炎

敏感皮肤人群中有部分可以出现对紫外线过敏,可以表现为日光暴露部位的边界清楚的红斑,光敏试验可以对UVA和/或UVB出现光敏。但是部分敏感皮肤人群由于面部皮肤屏障功能问题,可能出现面部日光暴露后红斑瘙痒烧灼等症状加重,但是光敏试验可以没有阳性发现。

⑥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主要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的红斑脱屑,鼻翼面颊交界处容易出现条状毛细血管扩张。头皮也可以出现脱屑。

敏感专题I 敏感型皮肤该如何护理和治疗

源自护肤阅读(2274)

近些年敏感性皮肤这个词语非常受关注。那是为什么呢?一方面敏感性皮肤发生率越来越高,美国发生率达到44.6%,欧洲38.4%,一项针对中国广州、上海、北京三个城市的一万多人的调查中发现敏感性皮肤发生率达到23%。另一方面在于护肤品公司也推广了敏感性皮肤这个概念。

敏感性皮肤综合征

给大家介绍下目前比较受接受的一种定义:敏感性皮肤,亦称敏感性皮肤综合征, 即高反应性、耐受性差或易过敏的皮肤, 是一种描述对多种因素易感而诱发的主观感觉症状的皮肤情况。

临床表现以主观症状为主 ,包括紧绷、刺激、烧灼、疼痛感及瘙痒感等,表现出对许多轻微常规外界刺激敏感,属于一种皮肤亚临床状态.通常敏感性皮肤并无客观皮损或皮肤疾病的临床或组织学证据,偶尔会出现红斑、丘疹、风团等损害。主要发生于女性面部,但其他部位亦可受累,如双手、头皮 和足部。

也有些专家认为敏感性皮肤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而是具有相同核心机制的疾病群。

简单的理解 ,敏感性皮肤就是耐受性差,容易过敏的一种皮肤状态。主观上感觉不舒适比较明显,而客观上表现出来的皮肤损害少。皮肤敏感和皮肤过敏是有区别的,敏感皮肤容易过敏,但过敏皮肤不一定敏感。不同敏感性皮肤患者主观症状严重程度区别很大。严重者可产生不良情绪或精神症状,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有些敏感性皮肤是有明确诱因的,诱因去除后经治疗,症状和体征在短期内迅速缓解。最常见的是日晒或护肤品使用之后局部的红斑等表现。

敏感性皮肤分类

我们下面看看敏感性皮肤有哪些种类。目前业内比较接受的敏感性皮肤分类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学者Pons-Guiraud,它将敏感性皮肤分为三大类:

1. 非常敏感皮肤:患者皮肤对广泛的内源或外源性刺激因素反应,同时伴有急性或慢性敏感症状,有非常强烈的心理异常

2. 环境敏感性皮肤:皮肤明显干燥、变薄,局部皮肤有发红、潮红的倾向,对基本环境因素如冷、热、日光、风、温度刺激等敏感:

3. 护肤品敏感皮肤:一过性对特定护肤品或全部护肤品敏感,使用后敏感状态出现或加重。

这种分类方法结合了病因和临床表现的,也是我比较赞同的分类方法。行医过程中碰到很多人使用一些护肤品会有不适感,甚至有人除个别医学护肤品外其它护肤品用后都有不适感。有些是冷热刺激后面部红起来更加明显,灼热感显著。比较极端的一个案例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她患有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面部皮肤遍布密集、扩张的毛细血管,冬天盖上被子身体受热后,面部发烫、灼热,异常难受,大冬天都不能盖被子,电话里边咨询,边嚎啕大哭,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我还曾碰到过一个27岁的女孩,面部红斑很严重,经常会出现小颗颗皮疹,有痒和灼热等不舒服,还经常长痘痘,会受热、日晒、食物等多种因素刺激而导致不适感加重。三四年的时间了,内心很压抑,男朋友也不敢交,担心男孩子带着异样的眼光看她。每天都贴张白色的面膜出门,生怕脸上粘了马路上的灰尘,长时间贴在脸上,突然出现能把人吓一跳。在家里灯始终是关着的,不让爸妈开灯,每次来医院总要和我沟通四五十分钟,重复问一些她经常提到的问题,凡事都是带着怀疑的心态,不容易和人沟通。这种案例就是敏感性皮肤带有心理异常了,是需要心理治疗的。

还有一种分类方法,美国皮肤科专家Baumann教授提出来的分类方法:

① 痤疮(I型敏感皮肤)

② 玫瑰痤疮(II型敏感皮肤)

③ 灼热刺痛的皮肤(III型敏感皮肤)

④ 接触性皮炎(IV型)敏感皮肤

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痘痘患者说自己伴有皮肤敏感 。还有玫瑰痤疮(酒渣鼻)患者也容易伴有灼热和刺痛等不适,偶有瘙痒感。这种分类方法就是根据具有相同核心发病机制来进行划分的,这些疾病的病因共同点:炎症。因此抗炎治疗成了这些疾病治疗的核心环节。

敏感性皮肤这么多,那有哪些原因呢?

一. 遗传性:由遗传因素决定。糖类和脂质的基因表达减少;敏感性皮肤的ATP合成减少;敏感性皮肤肌肉结构改变和肌肉收缩的相关基因减少,肌肉收缩和放松异常导致皮肤敏感。

二 、继发性:

物理因素(紫外线、寒冷、炎热、风);

化学性(如化妆品、肥皂、水、污染);

生活方式因素如食物、乙醇;

心理因素,如压力、情绪;

激素水平:如月经周期。

同时在皮肤科当中有许多皮肤病会并发敏感,如炎症性皮肤病(痤疮、日光性皮炎),药物(激素、维甲酸、水杨酸)滥用,不恰当护肤和美白治疗(换肤综合征),微创及有创皮肤治疗(激光术后)。

不恰当护肤、糖皮质激素滥用、遗传易感性是三大主因

在中国外用和口服激素己经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因此外用激素药膏导致的敏感性皮肤远远没有护肤品中躲藏的激素成分导致敏感性皮肤概率高。那些美容院的三无产品,某些祛斑霜、网购的小品牌产品,甚至是某些大品牌产品都可能含有激素。往往这些含有激素的护肤品才是敏感性皮肤产生的一大主要原因。那些含有激素的护肤品通常感觉使用时皮肤状态很好。停用后各种不好就出来了,起红斑、红血丝、小颗粒,自觉瘙痒、灼热、刺痛等不适(象吸毒样的戒断症状)。长期使用含有激素成分的护肤品或者激素药膏引起的这种皮炎我们医学上称为激素依赖性皮炎。

维A酸类外用药物、水杨酸、果酸不规范使用也是一类可能原因。医疗机构使用的高浓度水杨酸和果酸治疗不能太勤,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从表皮基底层到角质层代谢周期平均28天,因此一般刷酸治疗间隔时间在3-4周。而且几种外用 酸类不要同时使用,这些治疗都可能会对皮脂膜和皮肤屏障功能造成影响。当然这几类外用的酸最主要的禁忌症也就是敏感性皮肤,特别是伴有皮炎时是一定不能用的。

另外激光术会不同程度伤及了皮肤的角质层、皮脂膜、砖墙结构、水通道蛋白、基底层。比如激光治疗会影响皮脂膜中神经酰胺的合成,保湿功能下降。激光治疗后皮肤变得干燥、脱屑、敏感与此有关。激光还可能会对皮脂膜中的亚油酸、亚麻酸及脂质等成分有一定影响,从而降低皮肤的抗炎作用。故激光术后应促进皮肤的再生和修复,在治疗后3-6个月时间内,运用合适的医学护肤品进行有效的皮肤护理(保湿、润肤、抗炎、修复、防晒)是非常必要的。

有很多炎症性皮肤病长期反复发作都会损伤皮肤屏障功能诱发敏感性皮肤。面部湿疹、日光性皮炎、接触性皮炎、银屑病、玫瑰痤疮、痤疮等等都可以是诱发敏感性皮肤的原因,甚至有些专家认为它们中的一部分本身就是敏感性皮肤。因此要及早、积极治疗这些疾病。

病因总结:敏感性皮肤绝大多数人都是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不恰当护肤导致的。

因此科学护肤是非常重要的。

敏感性皮肤的诊断:主要从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来进行诊断。

主观上敏感性皮肤患者自觉皮肤发红,伴有灼热、瘙痒或干燥、刺痛、紧绷感,不能耐受普通护肤品。客观上可以运用一些诊断试验:乳酸刺痛试验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评价方法之一,其中最经典的是涂抹法:在室温下,将10%乳酸溶液50μL涂抹于鼻唇沟及任意一侧面颊,分别在2.5min和5min时询问受试者的自觉症状,按4分法进行评分(0分为没有刺痛感,1分为轻度刺痛,2分为中度刺痛,3分为重度刺痛)。然后将两次分数相加,总分≥3分者为乳酸刺痛反应阳性。

那么敏感性皮肤该如何护理呢?这是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敏感性皮肤的护理应该遵守从简原则。

1. 医生诊断你是敏感性皮肤,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停用你手头的所有护肤品。因为敏感性皮肤一大主要原因就是不良护肤习惯和护肤品所致。它很可能就导致你皮肤敏感的原因。建议使用医学护肤品,它们是介于药品和化妆品之间的特殊化妆品,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它们不含香料和色素,这两种物质是护肤品中最容易引起皮肤敏感的添加剂。因此它们比普通护肤品更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洁面:敏感性皮肤一定不要过度清洁,在夏天可以用冷水洗脸,冬天水温控制在20-30摄氏度。敏感性皮肤主观上感觉瘙痒、刺痛感,伴有明显皮疹者如红斑、丘疹(小颗粒)时不用洁面乳。如果在稳定期,也就是说主观上没有明显不适,也没有明显皮疹时可以用表面活性剂的温和洁面乳. 一定不能用脱脂力很强的皂基洗面奶,哪怕你是油性敏感型肤,它都可能对皮脂膜造成破坏,皮脂膜对于皮肤的健康非常重

3. 保湿: 洁面之后可以使用温和的保湿喷雾、水、保湿乳或霜,用之前一定要看护肤品成分,不能含有酒精、水杨酸、果酸等刺激性成分。对于干性皮肤可以使用霜剂,即使是有皮炎伴干燥时都可以安全使用,发生不适反应者很少。油性皮肤者可以使用无油或者少油脂的保湿乳。

4. 防晒:防晒遵守国际防晒ABC三原则。A(avoid),尽量避免大太阳晒。B(block),打伞、太阳帽、防晒口罩等物理手段遮挡。C(Cream),防晒霜。对于敏感性皮肤尽量使用物理性防晒霜(主要成分二氧化锌,氧化锌),温和低刺激,医学护肤品的防晒霜以物理性防晒为主。修丽可的防晒霜是我比较推荐的敏感性皮肤使用防晒霜。当然在敏感性皮肤伴有皮炎(有红斑、丘疹表现,伴有瘙痒、灼热等明显主观症状时)是不建议使用防晒霜的,以物理手段防晒为主。

敏感肌脸颊泛红怎么修复 敏感肌怎么修复成正常肌肤

5.敏感性皮肤尽量不要妆。化妆和卸妆都可能会对敏感性皮肤造成刺激或者过敏反应,诱发皮炎。印象最深的是曾经有一个杭州电视台女主持人,就是一个敏感性皮肤患者。整张脸潮红,较密集的细小红血丝。每次化妆、卸妆后就会受刺激诱发皮炎,来医院报道。但她必须最多间隔三天就要上一次节目。因此这是职业需求的无奈,如果不能脱离诱因,那么她不仅无法治愈,而且还会越来越重。

6.敏感性皮肤不要使用含有美白、淡斑、抗氧化功效的护肤品,容易造成刺激。对于敏感性皮肤一定要先健康再美丽。皮肤健康后再考虑美白、祛斑的问题,否则对你的皮肤那是雪上加霜。

7.不要使用去角质的产品,不去美容院去角质,这肯定是作死的节奏。

8.饮食: 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饮食,忌烟酒。减少接触高温环境,减少温度大幅度变化。调整自身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皮肤护理总结:一旦经医生诊断是敏感性皮肤,停用手头日常护肤品,改为使用医学护肤品,遵守护肤从简原则。所有护肤品使用前均可以在耳前或者面颊小面积用,如果有明显刺痛、发红现象停用,并用清水洗掉。

敏感性皮肤的治疗总结:1.去除诱因(日晒、可疑护肤品、不恰当治疗等) 2.科学护肤、医学护肤品的使用 3.药物(抗炎、抗过敏等)+光生物学调控作用治疗(红光、黄光、低能量强脉冲光、射频、SLP1064激光等治疗)

面部红血丝的问题究竟出现在哪?有哪些办法可以改善?

源自护肤阅读(1987)

色斑痤疮也好,普通的皮肤炎症也罢,皮肤敏感泛红、红血丝总是难缠,冬天冷风吹,夏天太阳晒、紫外线刺激,空调房冷热交替,喝点酒吃点辣愈发红,情绪激动更严重……虽然女生们都爱腮红,但这种泛红可不是大家追求的那种可爱红,如果不及时予以治疗,它每次发作时的持续时间都会变得越来越长,甚至还变成永久性,各种粉底遮瑕都盖不住。

不仅影响美观,红血丝又多伴随肌肤敏感,护肤品的选择就得慎重,不然,一个不小心就会过敏、“烂脸”。时间久了,毛细血管会日益失去弹性和韧性,越来越难祛除,皮肤随之日益敏感脆弱,并加速色斑、皱纹、松弛等老化现象。

红血丝

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真皮层中连接动脉和静脉小血管的毛细血管发生了故障,原本同时具有扩张和收缩功能的毛细血管突然把自己收缩的技能给忘记了,造成毛细血管不断变大,以至于从表皮层上方都可以看得见——于是红血丝就出现了。

红血丝-原因

01原发性毛细血管扩张

原发性毛细血管扩张常有家族史,多发于某些遗传病,发病原因尚不明。或有的患者父母或本身皮肤就比较敏感,加上小时候没有防护意识,也容易产生红血丝。

02继发性毛细血管扩张
内因:
(1)内分泌:部分绝经期综合征女性,包括多种原因引起的卵巢功能减退或丧失者,可伴面部及颈胸部潮红。有些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也可能会导致毛细血管的扩张。

(2)局部皮肤疾病:敏感性肌肤、激素脸、酒槽鼻、脂溢性皮炎或者其他类型的皮肤疾病会导致面部局部肌肤炎症、受损,毛细血管扩张。

外因:
(1)化学因素
● 长期使用含有激素类的化妆品或药膏,影响局部肌肤的正常代谢,导致皮肤胶原蛋白变性,毛细血管弹性减少而脆性增加,最后让毛细血管扩张而皮肤萎缩。角质层变薄,皮肤屏障功能下降,毛细血管一张一收,引起红血丝。

● 过度清洁、祛角质,频繁使用果酸产品,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表皮变薄,红血球容易渗出。同时容易产生局部炎症,如发生过敏反应等,形成面部发红。

(2)物理因素
空气干燥、寒风、紫外线强烈暴晒、高原性气候等环境刺激,皮肤超出正常的耐受能力,使血液循环受阻,面部毛细血管反复扩张,久而久之,血管收缩功能障碍,血管壁淤滞使面部呈现一条条红血丝。

不正规的医学美容,例如激光不当操作以及术后没有及时修复保养好,造成肌肤屏障功能受损。

不防晒,任何护肤的前提都要做好防晒,抗衰就是防晒加保湿。皮肤在长时间没有防护地暴露在干燥空气和强烈紫外线下,都会使得毛细血管长期扩张甚至破裂,造成紫红色的脸膛。

不良生活习惯,嗜辣、过度疲劳和偏食,身体环境的冷热温差过大等,也会导致红血丝症状出现或加重。

敏感肌脸颊泛红怎么修复 敏感肌怎么修复成正常肌肤

你脸上的红血丝处于什么阶段?

❥ 轻度:平时喝酒、吃火锅、烧烤等刺激食物后,皮肤会出现短暂发红,过一段时间会自然消退。这样的红血丝处于正常阶段,不需要过度紧张,但还是要尽量减少刺激。

❥ 中度:平时脸上总是红彤彤的,或受到温度变化等刺激后长时间维持红脸状态,而不消退。那就需要把皮肤管理提上行程了。

❥ 重度:像玫瑰痔疮、激素脸就是重度红血丝的情况。它会诱发丘疹,还会令血管充血。严重的时候脸上还会爆发大量粉刺和疙瘩。这样的状况必须要到医院及时就医。

治疗和护理要点

治疗:
❥ 修复,恢复毛细血管弹性、收缩扩张的毛细血管,修复肌肤屏障功能;
❥ 消炎舒缓,缓解或软化作用为受刺激的皮肤带来舒适感,减轻红血丝程度;
❥ 清除受损毛细血管内的淤血,促进面部毛细血管微循环,增强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活力,给真皮层安定有力的支撑。

护理:
❥ 减少辛辣、重口味、油炸等食品摄入,多吃新鲜果蔬,保证正常新陈代谢,增加维生素 C 的摄入。
❥ 不要频繁祛角质、刷酸或者过度清洁皮肤,减少对皮肤的伤害和刺激。
❥ 平时做好肌肤补水、防晒,可给肌肤增强一定的防御性。
❥ 修复肌肤屏障的同时,积极、正确治疗自身皮肤疾病,避免使用激素产品。

皮肤科医生提醒:红血丝或敏感肌肤患者在加强皮肤护理的同时,一定要选择正确的修复方法,专业的皮肤科医生会根据红血丝产生的原因、症状、程度、肤质耐受力等状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激光或药物治疗方案。正确治疗不盲目~

脸上红血丝越来越多了怎么办?

源自护肤阅读(2226)

红血丝皮肤,俗称高原脸或者是红脸蛋。这种皮肤薄而敏感,过冷、过热、情绪激动等原因都会造成脸色的变化。

红血丝是什么

红血丝主要是因为面部角质层薄弱导致毛细血管位置更容易接触和感知到外界环境变化,从而造成毛细血管扩展而引起的面部现象。面部红血丝患者面部看上去比一般正常肤色红。人们常称高原脸或红脸蛋或是烂苹果,有的仅仅是两侧颧部发红,边界呈圆形,一般呈丝线状排列。这种皮肤薄而敏感,过冷、过热、情绪激动时脸色更红。严重者还会形成沉积性色斑,难以治愈。不仅影响外表的美丽,还会给心理造成阴影,给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红血丝产生的原因
我们的皮肤上层为表皮,主要发挥保护作用,下层为真皮,提供营养功能和进行相关生理活动。在真皮内,分布着大量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用于运输养分,带走废物。许多生理、病例因素都会导致毛细血管和小血管扩张。女性表皮本身就更薄,因此血管一扩张,管壁变更薄、血流量加大,于是肉眼就可以看到更多的红色,这就是红血丝产生的基础原因。

导致血管扩张的原因有

物理因素:热、冷、日光照射、摩擦;

化学因素:酸、碱、盐;

病理因素:细菌感染、皮肤损伤等导致发炎;

错误护肤因素:过度护肤、过度去角质、过度去美容院 做护理,导致表皮变薄,皮肤受损等。这个因素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

神经和心理因素:紧张、兴奋、激动、愤怒;

红血丝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1、平时注意面部的物理性防护,如:夏天出门打伞冬季戴口罩保暖等措施。

2、皮肤要保持清洁,经常用温水洗脸,要保持皮肤吸收充足的水分;不要使用含敏感成分和具有刺激性的护肤品。

3、多吃一些水果、蔬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鱼虾蟹海鲜及牛羊肉等食品也要尽量或避免食用。

4、避免在风吹日晒,减少恶劣环境对皮肤的物理刺激。

5、避免经常去角质,容易破坏保护皮肤的表层,使表皮变薄,红血球容易渗出,形成面部红血丝。

源自护肤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免费试用
×
订阅图标按钮